字体: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时间:2022.04.24 10:47
国新办举行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较上年提高1.2件。我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首位。



一、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较上年提高1.2件。我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首位。

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新修改的专利法、著作权法正式实施。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和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绩效考核。新建25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累计设立22家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查处专利、商标等领域违法案件5.01万件。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4.98万件。


三、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显著提高。统计显示,2020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2.13万亿元,同比增长5.8%,占GDP比重达到11.97%。版权产业增加值达到7.51万亿元,同比增长2.58%,占GDP比重达到7.39%。2021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3098亿元,同比增长42%,惠及企业1.5万家。


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文件,部署16项改革举措。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3.3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提前完成国务院确定的五年压减周期目标任务。

五、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竞争有序开展。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正式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和《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将于下月5日生效。成功推动人民币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PCT国际专利申请相关国际费用定价和结算货币,中文成为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工作语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有序实施,已实现244个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
重要声明:本公司所提供的公司公告、个股资料、研究报告、策略报告等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使用前请予以核实,风险自负。本公司所提供的上述信息,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保证已做最新变更,请以上市公司公告信息为准。投资者应当自主进行投资决策,对投资者因以上述信息进行的投资决策而导致的财产损失,本公司不承担法律责任。未经本公司同意,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对公司的上述信息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或者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